传承红色基因立德树人
践行“爱国三问”启智铸魂
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志明一行
莅临延安中学促成校院多方位交流
5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院长马志明一行莅临延安中学。同行的还有南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邹玉洁,南开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金柏江,南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任子雄,南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教授、教工支部书记杨建峰,及部分副教授、教师、优秀博士生代表。马志明院士一行此次在延安中学交流指导4个多小时,促成延安中学和南开大学及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的多方位交流。延安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王根科,延安中学常务副校长李文军、副校长同慧、工会主席杨万青、副校长郭博、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蔺治萍及总支书记、支部书记、教师代表参加了交流。
深入名师工作室
交流指导名师队伍建设
马志明院士一行深入延安中学名师工作室。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陕西省首批教学名师蔺治萍,陕西省劳模郭博,分别介绍了各自主持的陕西省名师工作室、陕西省劳模工作室建设情况以及学校名师队伍建设的整体情况。
马志明院士充分肯定了延安中学名师队伍建设的措施和成效,并建议延安中学拓宽名师队伍建设路径,在与兄弟学校加强交流共建的同时,加强与高校交流共建,促进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以创新型教师建设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
座谈交流党建工作
签约“结对共建”协议
在党建活动室,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教工党支部、延安中学党委举行了“结对共建”签约仪式。
座谈会上,延安中学常务副校长李文军介绍了延安中学历史沿革和发展情况及延安中学党委建设情况。他表示,马志明院士一行莅临延安中学举行基层党组织共建交流活动,将使延安中学党建工作和爱国主义教育增添新的内涵,必然促进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一体四翼”素质教育实践体系日益完善,“一校一品”特色党建品牌更加突显。
南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教工党支部杨建峰介绍支部情况。近年来,学院教工党支部积极探索高校与高中在组织联建、党员互动、活动互联、资源共享方面的有效途径,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努力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本次前来延安中学交流,旨在进一步拓展结对共建途径,特别是对革命传统文化的传承。
双方就合作共建意向进行交流,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共建协议。
南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邹玉洁教授作了主题讲话。她表示,南开大学依托“爱国三问”建立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对延安中学党建活动室观摩和党建工作交流,了解延安中学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的党建品牌特色鲜明,很好地依托红色资源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双方结对共建基础扎实,前景很好。
延安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王根科作了主题讲话。他表示,南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教工支部与延安中学党委举行“结对共建”协议签约仪式,这标志着共建活动正式启动。以此,对双方表示热烈祝贺。本次“结对共建”活动是双方党组织积极探索如何做好学校党建工作新思路而采取的有力举措,也是提升学校党建工作水平,实现基层党组织优势互补,促进学校教育稳步发展的有效方式。特别是南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的各位领导、同志千里迢迢,不辞辛劳,为我们传经送宝,必将推助延安中学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延安中学党委要珍惜这次机会,认真落实“结对共建”协议内容,用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延安中学副校长郭博主持会议并总结。他表示,南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教工党支部、延安中学党委结对共建签约仪式已经顺利举行,双方齐心协力落实协议内容和书记邹玉洁总支书记、王根科副书记的讲话精神,做好结对共建工作,进一步提升双方党建和教育工作水平。
授牌“爱国三问”教育基地
开展党史国史教育
延安中学师生多人汇集学术报告厅,举行了“南开大学‘爱国三问’教育基地”授牌仪式暨“学党史,悟思想,明初心”主题教育大会。
“爱国三问”教育基地授牌仪式上,李文军副校长从马志明院士手中接过沉甸甸“爱国三问”教育基地牌。
南开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金柏江在主题讲话中,讲述南开大学光辉历史,阐述南开大学“爱国三问”提出的背景及“爱国三问”教育基地建设发展情况,紧紧结合党史国史,引领师生重温历史,激发爱国情怀。并谈到年1月17日在南开百年华诞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开大学视察,充分肯定了南开百年“爱国奋斗”的育人传统和办学理念,指出南开大学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这是南开的魂。
延安市教育局副书记王根科在主题讲话中,表示南开大学把延安中学确定为“爱国三问”教育基地,旨在把南开大学“爱国三问”的爱国主义主题教育传统和延安中学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的传统深度融合,加强党史国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我们延中学子立志听党话,跟党走,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筑梦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爱国三问”在历史上,鼓励了当时的有志青年奋发图强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爱国三问”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激励着当代青年不断创造,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创造美好的未来。作为当代青年,同学们应该时刻以“爱国三问”鞭策自己,时刻铭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我愿意中国好”,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授牌仪式结束后,马志明院士作了“数学在现代文明中的作用”主题学术讲座。他详解人类现代文明与数学活动的紧密关系,强调数学学科不仅是作为独立学科而存在,更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观念方法及应用工具,而社会力量的推动则是促进数学发展的关键动力。
他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和生活中有趣故事,以网络、手机、多媒体、DNA等现代文明的特征为例,阐述了数学与其他科学、技术和工程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他希望,有志于数学研究的学生,能够勇敢攀登数学难题,潜心研究,拓展思维维度,在跋涉、探索过程中促进数学的发展,从而推动其他学科的发展繁荣。马志明院士的讲座渗透着党史、国史和爱国主义教育,鼓励同学们要厚植家国情怀,脚踏实地、打牢基础,不忘初心、勇攀高峰,将来为国分忧,服务社会。
延安中学副校长郭博主持授牌仪式,在主持中无比激动地讲到,马院士是数学领域的大师,是万人敬仰的楷模,不仅如此,他更是品德高尚的道德楷模和意志顽强的精神楷模。73岁高龄的老人,站着讲座近两个小时,让全场的师生万分感动。马院士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爱国三问”,愿同学们以此次学习为契机,以马院士的才学为榜样,以马院士的精神为楷模,奋发图强,砥品励学,立志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END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