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斋
借壳上市6年,延安必康被大股东违规占用资金,疯狂扩张,从净利润最高9.54亿元到亏损10.43亿元。
7月9日,在医药股整体大跌之际,此前跌跌不休的延安必康却逆势涨停?
有分析人士认为,延安必康逆势涨停可能跟三方面因素有关:一是近期资金涌向新能源板块,延安必康子公司生产的六氟磷酸锂产能位居国内前列;二是近期延安必康更新章程,高管大换血,有预期延安国资可能获得控股权;三是延安必康谋更名,市场资金有炒作嫌疑。
延安必康两大难题
延安必康成立已经19年,年借壳九九久科技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其主营业务包括医药工业板块、医药商业板块、新能源新材料板块以及药物中间体(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板块四大类。
延安必康上市之初,还是主要集中在医药工业领域,市值曾一度突破亿元。该公司董事长李宗松、谷晓嘉夫妇也因此身价暴涨,跻身《胡润全球富豪榜》,然而后面的剧情却高开低走。
从目前来看,延安必康的自身的经营至少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控股股东的问题。
说起事情的导火索,还要回到年2月5日。当时疫情初始,人们对于口罩的需求猛增。延安必康公告称尽快完成口罩和生产线的改造,引发股价连续两天涨停。然而,彼时延安必康并没有口罩生产业务,也没有取得相关生产资质。年3月25日,延安必康因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这一调查引发更大的问题,开启了延安必康漫长的跌势。
年8月17日,陕西监管局出具《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送达延安必康,指出三项重大违法事实:年至年间,延安必康的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44.97亿元;为掩盖资金占用问题,延安必康虚假财务记账、伪造银行对账单,进而在年报中虚增货币资金。从年到年,虚增的货币资金数额,从数亿元到数十亿元不等,虚报货币资金累计36.63亿元;信批内容不准确,存在误导性陈述。
延安必康的控股股东是新沂必康新医药产业综合体投资有限公司,持股30.81%,然而因为债务问题,其所持4.7亿股股份几乎全部质押。
在被查后,实控人李宗松及其他高管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新沂必康在年9月17日将的44.97亿元占用资金全部归还。
除了制裁,延安必康控股股东还面临巨额债务问题,不断收到诉讼。
延安财政局旗下地方国资平台延安市鼎源投资(集团)以新沂必康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陕西省延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新沂必康进行重整。目前,新沂必康已进入重整程序。
二是并购后遗症。而在大股东问题爆出之前,延安必康疯狂并购的问题已经开始显露。
延安必康在年上市后,年一度净利润增速高达68.74%至9.54亿元,这也是延安必康上市以来的净利润最高点。此后的三年,延安必康营收节节攀升,净利润却大幅下滑,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境地。至年,营收下滑,巨亏10.43亿元。之所以陷入如此境地,是因为延安必康外延式并购消耗巨额资金,现金流吃紧。
年收购小营制药;年,延安必康开始战略布局医药商业,先后收购润祥医药和百川医药各70%股权,增加了医药商流通业务。但是并购除了增大公司体量,并没有产生更好的协同效应,反而使得原有的医药工业板块逐步萎缩,医药流通业务规模缺逐步扩大。年,医药商业类业务贡献64.12%营收,贡献利润比例仅为30.89%。
初次之外,延安必康还增添了物流、化工、新材料类和新能源类等业务,保持“物流+化工”双主业运行。
延安必康旗下的九九久科技是其布局新能源领域的触角。年末,九九久科技总资产22.6亿元,营业收入14.04亿元,净利润1.54亿元。
九九久科技生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能规模位居国内首位,六氟磷酸锂产能位居国内前列。
六氟磷酸锂是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核心原材料之一,九九久科技的六氟磷酸锂现有装置设计产能为0吨/年,经节能挖潜和优化改造后,实际产能达到吨/年,位居行业前列。这也是近期延安必康股价反弹的重要原因。
高层换血学华为
在控股股东破产重整之后,延安必康迎来管理层大换血。
7月6日,延安必康发布公告称,董事长谷晓嘉、副董事长李京昆、董事何宇东、邓青、王东、副总裁岳红波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辞职原因均为“个人原因”。
同时,公司董事会同意提名韩文雄、邵新军、王成、权新学、崔清维为公司第五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同意聘任邵新军为公司总裁,聘任王成、权新学、殷大杰、康新长、邓思伟为公司副总裁。
资料显示,此次新上任的总裁邵新军于年7月才加入延安必康公司,此前为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5位副总裁局从业务一线来,是延安必康的原管理、经营、技术口的负责人。
值得注意的是,韩文雄曾担任过华为高管,现任延安必康首席科学家。伴随着此次人事换血,延安必康还学习华为实施轮值总裁制。想必此次管理制度的大变化,也有韩文雄的推动。
同日,延安必康另一则公告称,为推动公司整体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更加准确的反映公司实际业务及经营情况,公司决定变更公司证券简称为“必康股份”,公司中文全称、英文全称和证券代码不变。
但是,近期延安必康业务并未发生重大变化。炒作更名在A股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从过往的炒作来看,上市公司为了吸引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