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安旅游是一种什么体验

今年夏天,我去了一趟延安旅游。鲜明又独特的红色印记为这个城市带来了一批又一批参观者与学习者。据《延安日报》报道,这个十一假期,体验红色经典文化已经成了一种潮流,延安市共接待游客.83万人次。

资源有了,开发的怎么样,管理到不到位,能不能很好地把文化变成经济收入?根据夏天时我们在延安的几天所见所闻来看,延安的旅游市场已经比较完备,架子搭起来了,但在细节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延安可以变得更精致起来,进一步提高游客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1

出了延安站,我们一群人提着大包小包在路边拦出租,过了辆空车却飞驰而过。是不是这地儿有电子拍照不给出租停?换了个地方,还是不行。好不容易停下来一辆,里面已经有一位了,只好先上三个,其他人继续等待。

直到和司机闲谝起来,司机大哥慢条斯理地说:“延安不大,出租司机是能拼则拼,一次拉你们四个,只赚一份儿,拉一个人运气好我能赚三四份儿。”原来怪我们一行“人多势众”。明白原委的我们在之后行动中再拼车,已经习以为常。

出租如此,公交呢?延安公交引进了扫码支付,我们出行便捷了不少,虽然扫码还是两块没打折。但有些时候还是会遇到问题,比如我们从新区返回老区时,中午十二点,完全打不到出租和滴滴,只好特意从始发站坐车,虽说隔三差五就会从停车场出来一辆公交,但我们要等的那趟却全然不见踪迹,被困在了新区半个小时。

至于景区直达车和景区间通勤车,这些要求对延安好像有些苛求。

2

来之前,我们都已经做好了每天小米粥加洋芋蛋蛋忆苦思甜的准备,没想到延安有铁锅炖羊肉、碗肉、大烩菜、子长煎饼、羊蹄、抿节、剁荞面、香菇面、芙蓉面等等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的美食。这些店大都是街边随便找的。

我们曾经试图在点评软件和搜索软件上找几家最有名的老字号或者连锁店,但遗憾的是,点评最火的两家——一家销量冠军是关中菜葫芦鸡、一家铁锅炖羊肉的位置,让出租车司机很茫然,以至于让我们下车坐公交去。

我们还曾问过某景区一位穿着军装的讲解员小姐姐当地有什么特色的饭店,小姐姐想了想告诉我们:“我们延安人都吃川菜!”

还好,二道街的特色小店味道也都还不错,就是羊肉吃得人有点上火,反而想念起红军当年喝过的小米粥来。

延安既没有像德发长、同盛祥、西安饭庄那样的老字号,也没有像醉长安、南京大牌档、老太原菜馆那样的地方网红菜馆,更没有像“重庆大队长”那样走情怀路线的红色特色餐厅。

也就是说,延安目前面对大众的餐饮业没有做大做强,没有做出特色,处于比较零散和低端的水平。

3

很多景点不收门票,但门禁还是有的,可有些地方门禁却成了摆设。

好玩儿的是杨家岭,一个门完全敞开自由出入,一个门却需要验证通过,前后自相矛盾。

不需要手续,所有人都能进的问题是,野导实在太多。起初我们实在搞不懂谁是谁,明明一口“福南话”却非说自己是延安土著,讲解只收半价。后来在景区里走得多了才知道,正儿八经的讲解员都穿军装,至于能不能遇得到,这可不好说。

除了野导,还有一些打把式卖艺的也能进来,一位残疾人朋友大热的天裹得严严实实在杨家岭拉着二泉映月,还有一组黄金搭档,在王家坪一处简陋的露天舞台上,每当路过一支队伍,就招呼着坐下来,唱几支民歌,打一段腰鼓,表演不过五分钟,相当一部分是请台下的大爷大叔合唱“哎嗨哎嗨哟”,紧接着便奉上早已准备好用来收钱的纸盒子和   作者:周仁

  旅行者

  版式设计:霹雳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hejk.com/afhgx/37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