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月10日陕西新增
1月10日
陕西新增13例本土确诊病例
1月10日0-24时,新增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3例(均在西安市,隔离管控中发现)、治愈出院70例。
自年12月9日以来,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例(西安市例、咸阳市13例、延安市13例、渭南市1例),其中出院例、在院例。
1月10日0-24时,无新增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
本土确诊病例1,男,28岁,现居西安市长安区,系12月27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12月29日被隔离,1月10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2,男,53岁,现居西安市雁塔区,系1月9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4的密切接触者。1月8日被隔离,1月10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3,女,28岁,现居西安市长安区,系1月7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55的密切接触者。1月6日被隔离,1月10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4,女,28岁,现居西安市雁塔区,系12月27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4的密切接触者。12月27日被隔离,1月10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普通型)。
本土确诊病例5,男,48岁,现居西安市长安区,系12月27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12月29日被隔离,1月10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普通型)。
本土确诊病例6,女,2岁,现居西安市长安区,系1月5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34的密切接触者。1月5日被隔离,1月10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7,女,54岁,现居西安市长安区。生活区域出现确诊病例,12月31日被隔离,1月10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普通型)。
本土确诊病例8,男,40岁,现居西安市长安区。工作区域出现确诊病例,1月8日被隔离,1月10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普通型)。
本土确诊病例9,男,34岁,现居西安市西咸新区。工作区域出现确诊病例,12月27日被隔离,1月10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普通型)。
本土确诊病例10,女,33岁,现居西安市长安区。生活区域出现确诊病例,1月5日被隔离,1月10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11,男,1岁,现居西安市长安区,系1月5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34的密切接触者。1月5日被隔离,1月10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12,女,35岁,现居西安市长安区。作为重点人员12月27日被隔离,1月10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13,女,31岁,现居西安市高新区,系1月9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5的密切接触者。1月8日被隔离,1月10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以上本土确诊病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具体活动轨迹由西安市发布。
截至1月10日24时,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例(在院例、出院例、死亡3例)。
截至1月10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例,其中出院例、在院15例。累计报告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例,转为确诊病例59例、解除医学观察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7例。
02.1月9日确诊病例活动轨迹
▲根据疾控等部门流调情况,现将1月9日0-24时西安市新增的15例确诊病例的公共场所活动轨迹公布如下:
上下滑动查看↓
03.西安市中风险地区调整
▲截至年1月10日,西咸新区沣西新城马王街道、经开区海荣豪佳社区近14天内无新增本地病例和聚集性疫情。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分区分级防控工作要求和省市专家综合评估,经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意,自年1月10日起,将西咸新区沣西新城马王街道、经开区海荣豪佳社区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其他地区风险等级不变。
04.关于解除封控管理的具体规定和工作安排
▲1月10日,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发布,关于解除封控管理的具体规定和工作安排。其中提到,封控区、管控区的调整需要同时满足3个条件,防范区的调整需要满足1个条件。具体如下:
此轮疫情防控,在广大市民的配合下,西安市按照国家新冠肺炎社区防控区域管控标准,划分了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目前,全市通过实施各项严格的管控措施后,此轮疫情整体平稳,并向好发展,总体呈动态下降态势,风险区域在逐步减少,社区病例趋于动态清零状态,防控工作已经初见成效,全市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对于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的调整,按照“谁划定、谁调整”的原则,坚持梯次推进,由轻及重,由点到面,规范有序调整防控措施。
其中,封控区、管控区的调整需要同时满足3个条件,一是近14天该区域内无新增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二是该区域内最后1名密切接触者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超过14天,核酸检测为阴性;如已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的密切接触者确诊后,该区域有新增的密切接触者,则解封时间以新增的密切接触者转运时间重新计算。三是解封前2天,该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
封控区满足以上3个条件后,由社区(村)向街道办(镇)提出调整申请,街道办(镇)进行初审后向区县、开发区指挥部提交申请,由各区县、开发区指挥部组织专家进行评估,作出结果认定报市指挥部备案后,各区县、开发区宣布调整管控措施。
管控区满足以上3个条件后,由街道办(镇)向区县、开发区指挥部提出调整申请,由各区县、开发区指挥部组织专家进行评估,作出结果认定报市指挥部备案后,各区县、开发区宣布调整管控措施。
防范区的调整需要满足一个条件,即区县、开发区内封控区、管控区全部解封解控。满足这个条件后,由各区县、开发区指挥部组织专家进行评估,作出结果认定报市指挥部备案,转入常态化疫情防控。
本轮疫情以来,从未出现过病例的区县、开发区,组织专家开展风险评估,作出结果认定报市指挥部备案后,全区域直接转为常态化疫情防控;近14天无新增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区县、开发区,解封后按照“人可出户,不出小区”的原则,设置7天过渡期,期满后组织专家开展风险评估,作出结果认定报市指挥部备案后,全区域转为常态化疫情防控;病例数较多的重点区县、开发区暂不调整。
目前西安市部分封控区、管控区会根据疫情防控实际,经综合研判后逐步调整管控等级。封控区、管控区调整后,按照“解封不解防”的原则,坚持管控措施持续从严,毫不松懈地落实防范区的管控要求,实行“个人防护、少出不聚”,严格限制人员聚集,严格落实进入室内公共场所预约错峰、测温、扫码、戴口罩等措施。提倡线上办公,从严控制聚会、聚餐。餐馆、公共食堂不提供堂食,文化娱乐体育场所、培训机构等暂停营业活动,市民非必要不离开本区县、开发区。
对尚在封控、管控区的市民,请大家再坚持一下,配合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各区县、开发区会继续开展生活保障、特殊群体关爱等服务。市民群众如有困难,可随时与社区工作人员联系,或拨打之前公布过的疫情防控热线。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抗击疫情,西安市将会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
05.西安即日起对以下重点地区来返人员赋码管理
▲据西安市公安局:近期,天津、河南、上海、浙江、广东等地陆续发生由德尔塔株和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新冠疫情,西安市“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面临严峻形势。为严防外省市疫情进入西安市、造成疫情叠加,确保西安市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西安即日起对以下重点地区来返人员赋码管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加强个人信息报备。凡14天内与国内报告的确诊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有接触史或者活动轨迹有交集的来(返)西安人员;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区)旅居史来(返)西安人员;特别是河南省郑州市,许昌市禹州市、周口市太康县、信阳市固始县、商丘市睢阳区、安阳市文峰区、滑县,上海浦东、奉贤、宝山区,浙江宁波、金华市以及天津市全域,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的来(返)西安人员;从河南省、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除上述地区外的其他来(返)西安人员,要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单位、属地区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或入住酒店报告,完成报备,并配合做好信息登记、核酸检测和分类管理措施。
根据疫情发展,凡新增风险地区来(返)西安人员,均应第一时间按照要求进行报备,配合落实分类管理措施。
二、加强“一码通”赋码管理。市大数据局将对重点地区来(返)西安人员进行赋码管理。被赋红码、黄码人员要主动加强个人信息报备,并保持24小时电话畅通,在接到各区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电话或短信提醒后,应积极配合完成相应防疫工作要求。
三、请外省市来(返)西安人员和广大市民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