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新增562,涉及9市元旦将近,多

「本文来源:东方网」

31省区市新增本土确诊56例

浙江新增44例本土确诊

12月16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76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0例(广西7例,云南5例,广东4例,上海3例,北京1例);本土病例56例(浙江44例,其中绍兴市40例、杭州市2例、宁波市2例;陕西5例,其中西安市4例、延安市1例;内蒙古4例,均在呼伦贝尔市;广东2例,其中广州市1例、东莞市1例;四川1例,在成都市)。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3例,其中境外输入21例,本土2例(均在陕西西安市)。

元旦火车票18日起开抢

多地要求进返城须持核酸证明

根据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安排,年元旦假期为年1月1日至1月3日,共3天。

值得注意的是,自12月10日起,电子客票报销凭证和退票费报销凭证领取期限发生变化,由原来的30天调整为天(含当日)。

多地要求提供48小时内核酸证明

近期,国内疫情呈现传播链条多、局部散发和小规模聚集性特征并存的情况。受疫情影响,各地也在严格防控举措,元旦有出行计划的旅客需注意核酸检测等要求。

例如,北京此前已经明确,要加强远端管控,严格进京管理。进返京人员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北京健康宝”绿码方可进返京。14日内有一例及以上感染者所在县(市、区、旗)旅居史的人员严格限制进返京。14日内有陆路边境口岸所在县(市、区、旗)旅居史的人员“非必要不进京”。

陕西西安明确,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区县人员严格限制出行;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的其他区县人员非必要不出行,确需出行的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所有省外来返西安市人员需提供48小时之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黑龙江哈尔滨此前也发布公告,请广大市民群众非必要不离哈,确须离哈的要经所在单位、社区(村屯)和属地区县(市)指挥部批准,并须持48小时内2次(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凭“龙江健康码”绿码通行。

在河南,连日来,河南多地发布通告提醒,倡导就地过节,主要为降低“双节”(元旦、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除常规疫情防控要求外,其中,三门峡鼓励民众驾乘私家车和错峰返乡,新乡、平顶山、濮阳等地市要求从省外返乡民众需提前告知具体返程时间、健康状况、14天内旅居史等信息。

此外,河南部分地区在通告中提到,在外务工、上学、经商的民众尽量就地过年,确需返乡人员需提前48小时向目的地社区(村)或所在单位报备,详细告知返程行程等信息,并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

加强测温、验码

多地火车站严格防控举措

记者注意到,除了要求旅客持有核酸检测证明以外,各地火车站也采取了多项举措对旅客加强体温检测等。

例如,目前,上海各大火车站对进站旅客开展测温工作,其中进站一次、出站一次。各个火车站的出站口处也都安排有专门人员,逐个检查旅客健康码。

在河南,焦作火车站引进测温机器人和移动消毒机器人,对进出车站的旅客进行无接触测温,对候车室进行全方位不间断消杀。

测温机器人不仅会对进站旅客进行测温,还会提醒旅客戴好口罩。对于温度异常的旅客,它会拍照留档并发出警报提示音,车站的工作人员会立刻前来对体温异常的旅客进行登记。

就在前不久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也强调,元旦春节即将来临,疫情传播风险加大,需要在“科学精准”上下更大功夫,做到“四个结合”,即指挥系统平急结合、行政与业务相结合、专兼结合、群众工作与卫生工作相结合,疫情发现一起就彻底扑灭一起,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努力以最低的社会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疫情,确保群众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的节日。

张文宏医生:

第三针接种仍能中和奥密克戎

12月17日,张文宏医生发布微博称:《国际奥密克戎疫情扑朔迷离,中国有条不紊应对》。

当前是全球性最为艰难的时刻,是人类与病毒对抗相持最为困难的时候。世卫组织专家组会议共识,提出“当前还需要依赖广泛实施公共卫生限制措施,同时完成疫苗的加强接种,特别是未接种疫苗者需要一起加入到疫苗接种行列,才能应付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广泛传播风险”。

从世卫组织的专家共识意见可以看出,中国实施的动态清零策略,也就是所谓的PHSM(公共卫生和社会措施)已经被国际广泛采纳用于当前奥密克戎的应对。

“动态清零”能力是当前最为关键的公共卫生策略。近期长三角、珠三角、西北地区频发德尔塔的散发与局部暴发病例,但是中国的动态清零策略已经被证实4周左右终能应对。即使是绍兴上虞,李兰娟院士提到目前的所有病例均在非常清晰的传播链上,我们跑赢病毒只是时间而已,无需恐慌。

我们目前所有的牺牲与坚守,背后是国家的科技力量给我们坚持的信心。无论是疫苗还是药物,相信能够支持我们度过最为困难的时间。奥密克戎出现之时,中国团队迅速在2周-3周左右,通过科技力量,做出如下判断并做好相应应对策略:

1.北京谢晓亮团队:奥密克戎变异株逃避当前的大多数大分子抗体药物,我们仍将面临巨大挑战,但是中国已有的抗体药物研发线路仍然能跟上病毒的变异。目前中国已经通过应急应用的大分子药物仍能起到一定的疗效。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也已经进行着手系列的新抗体临床试验,并且同时进行靶向性的小分子药物,这些药物即将在年下半年逐渐问世,诚如世卫组织代表昨日的宣言,全球范围内在年有能力与信心控制新冠的流行,逐渐回归正常生活。

2.中国香港团队关于奥密克戎的研究即将完成国际同行评估正式发表,这项研究做出重要判断:病毒对2针疫苗接种发生了显著的逃避,无法再阻挡病毒的传播。新病毒在支气管内复制的水平显著高于德尔塔,传播速度在德尔塔基础上显著加剧。当前我们若是不进一步加紧关闭学校等公共卫生和社会措施(PHSM),将难以阻止奥密克戎的迅速传播和战胜德尔塔。当前英国已经成为全球奥密克戎上升最为迅速的南非外国家。但也有好消息,香港团队与国际团队证实第三针接种仍能显著降低有症状新冠肺炎的发生,仍能帮助控制住院病例与死亡病例的发生。但世卫组织关于奥密克戎的专家共识指出,这一切仍需要加紧公共卫生措施的实施。抗疫到了今天这个节点,中国的经验不管接受或者不接受,当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共同选择。就在最近,英国已经再次采取关闭学校等公共卫生和社会措施,并且广泛推广第三针的接种。这一切证明奥密克戎不是减毒活疫苗,此刻还不是放松的时候。

3.本人所在的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团队与北京团队已经完成了对中国的同源性与异源性第三针接种作用的第三方评估,研究结果已经与国际疫苗专家同行进行了充分沟通,完成国际同行评议后将会在新近正式公布。主要的研究证实,中国的第三针接种仍能保留对奥密克戎与德尔塔的中和作用,具备降低重症病例发生的潜力。中国后续的第三针疫苗优化接种策略在年将有望全面完成,与国际社会共同进入年。迎接世卫组织所说的对新冠病毒的全面控制,全球的民众将会迎接普通而平稳的生活。

这个冬季和春节我们将和国际社会一起度过最后一个寒冷的冬季,我们终会“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

来源:东方网综合央视新闻、国家卫健委、

张文宏医生等

编辑:ivy、shirley

审稿:卞英豪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hejk.com/afhhy/2364.html


当前时间: